↺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李鹏约见温家宝以查“华能国际”文章幕后的政治企图
【人民报消息】“华盛顿邮报”九日发自北京报导说,中共第二号领导人李鹏夫人朱琳,遭大陆一证券刊物指涉乱权违法后,朱琳除极力澄清外。李鹏特别约见中共中央分管经济的副总理温家宝及相关证监主管,以查明幕后是否有政治目的。

  报导说,属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证券市场周刊”,在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三十九期)刊出“神秘的华能国际”一文后。在北京政坛掀起一阵波澜。

  撰写这篇敏感报导的是武警出身的记者马海林。事发后,他在家中遭到逮捕,杂志社负责人在检讨的同时,全面回收第三十九期报导,并于十二月一日当期杂志中承认报导错误。但报导登出后一周,市面流通复印本高达五百万份,中共高层下令全数没收。

  马海林报导透露,李鹏家族利用特权,让其家族藉“华能国际”公司在美、港、中三地上市,并借此大搞利益输送。文章说,“华能国际就像是一艘大船,船长就是担任董事长的李鹏夫人朱琳,舵手则是李鹏长子李小鹏”。这篇报导刊出时“华能国际”正准备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

  “华邮”指出,由于中共将在今秋召开十六大,这一报导出现时机非常敏感。令人好奇的是,为何这一报导能在官方杂志登出。另外,“证券市场周刊”属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其成员被视为中国改革派,因此,这一报导被视为有意向李鹏及其他保守大老进行攻击。

  消息人士说,在这篇报导广为流传后,李鹏约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周小川,以及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温家宝。李鹏质疑,未经政治局全体委员拍板,怎么可以刊登关于政治局委员的报导?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话说,杂志社是因为作业错误才登出这一报导,主要原因是社内高层人事变动,把关人手不足,才让马海林的报导趁隙过关。一位官员强调,“没有人想针对李鹏,纯粹是作业错误”。

  杂志社在十二月一日澄清说,朱琳在“华能”从未担任一个职务,与“华能”也没有“合伙关系”。杂志社对于未能正确报导,违反新闻求真、求实原则而道歉。在此之前,朱琳接受“中华英才”半月刊杂志采访,并经中新社转发内文。朱琳说,“炒股要有本事……,到今天为止,我没有一分钱股票,也没有一张非法债券”。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报导说,中共高层领导人向来不会轻易对媒体作回应。朱琳此一表态,引起政治观察家注意。即为何要接受大陆媒体访问?为何是现在?

  据华邮分析,原因在于朱琳想要转移“反腐败”指控。朱琳采取诉诸公众作法,显示中共退居二线的高层领导权力式微,有如江河日下。另外,也意味中共领导层不再漠视舆论,对有关违法犯纪、任人唯亲及作风不良等指责,必须及时澄清,对大众有个交代。

摘自(看中国)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李鹏奋击华南水 江总得意花丛中 2002/1/12 (12,861次)
李鹏的政治地位在动摇 2002/1/12 (12,546次)
李鹏江泽民之子可能成为十六大中央委员 2002/1/11 (12,348次)
李瑞环“十六大”动向引人注目 2002/1/10 (13,475次)
李鹏明挞体改委副主任潘岳 江泽民暗惧“中国的叶利钦” 2002/1/7 (15,221次)
李鹏夫人朱琳接受“中华英才”半月刊杂志采访 2002/1/6 (12,404次)
向揭发李鹏家族的马海林致敬 2002/1/5 (14,099次)
江泽民为脱身将矛头指向李鹏家族 2002/1/4 (22,684次)
爆光“华能国际” 武警军官遭软禁 2002/1/3 (12,236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