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讀者投稿:給在中國的朋友們的一封信
我很好,但思考了許多---這一切近在眼前,是如此的實際,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我的一位中國同學事發時正在被劫飛機起飛的機場,她和她先生搭乘的飛機已經上了跑道,但被控制中心緊急制止起飛,說是剛剛有兩架飛機被劫撞上了世貿大廈。他們只好租車開回華盛頓,路上眼睜睜看着兩棟代表着現代文明與財富的大樓徹底在自己面前消失,天性樂觀愛笑的她當時就哭出了聲,說不清是死裏逃生後的極度恐懼還是爲死者的悲痛。生活在風平浪靜中的人,什麼時候相信過自己有可能也有一天遭不測?像她那樣平時覺得物質利益最實際、眼見巨難時才真正明白應珍惜和平與善念的人又有多少?人心失控到什麼都敢幹的時候,也該是我們應該好好反省一下的時候了。 前些天華府民衆的自發援助、祈禱、悼念活動非常多。這邊的電視曾一度取消了所有其他節目,全是有關這次災難的報導。到處是淚水和哭聲,已經習慣了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國人,尤其是新一代,從沒感覺如此悲痛過,但是在他們身上,我也深深體會到了危難中人性最善良的一面。我並不偏愛這個對我而言並非祖國的國家,和所有國家一樣,這個國家也有着有缺陷的一面,只是在實踐中我對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平靜時期的美國人,大都熱情禮貌、樂於無私助人、非常能替他人着想,並不像中國國內的片面宣傳。從普通民衆身上,我能看出大體上這是一個重視文明道德和自由、非常有同情心的民族。一個在此留學的中國學生說,她所見到的美國人,能發自心底地爲別人的成功高興而非妒忌,能在別人傷心時也難過落淚而非落井下石、幸災樂禍,能在陌生人有難時傾力相助……她來美前受了國內報導的誤導,對美國人有所偏見,但親生經歷了許多之後(雖然也看到了在每個國家都可能存在的某些缺陷),她終於明白這是一個被刻意醜化了的善良民族。 這次的災難中,我所見到是,從國家總統到普通平民,都最大限度地展現了他們的仁義、正氣和空前的團結。大紀元新聞網上有一篇文章,《人人禮讓傷殘逃生路盡見人性光輝》(http://www.dajiyuan.com/news/epochnews/newscontent.asp?ID=132161),描述的只是我在衆多媒體報導中極小的一段:在大樓傾塌前,向外逃生的人羣相讓互助,井然有續,消防人員爲救民衆,死傷衆多。死傷者中也有華裔。災難中很多店鋪關門,但沒有任何人趁火打劫。 一切救援、報導、社會各部門和個人都很默契,使一切進行得既緊張又有效。全國的人都在爲受害者祈禱,問候、資助不記其數。 美國人把人命看得是第一重要的,他們的政府非常珍惜尊重人民的生命,幾乎所有人都在盡力幫助或聲援搶救每一個可能存活的生命,電視上說:「每一個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每一個生命都有一個家庭和互相關愛的人們。"總統夫人在自身生命受威脅的情況下,親和鎮定地向全國人民發表電視講話,告訴人民,她身爲母親、妻子和女兒,和大家一樣深愛家人,和大家經歷着一樣的擔心和悲痛,並建議家長們盡力幫助孩子走出恐怖的陰影,恢復心靈的平和。 平日裏美國人日子忙碌而平靜,從未料及有這樣的不測,現在很多人從自己曾認爲最實際的「自己安穩過日子」中驚醒,開始重省內心,漸漸明白站出來捍衛社會道德的重要和實際性。人羣中傳遞着一個信息:「善良一定會戰勝邪惡。生活中需要真誠、善良與和平。」 無論曾經多麼的輝煌,多麼的富足安寧,在淪喪的人心和道德面前,現代化的文明象徵如此不堪一擊;無論日子曾怎麼平靜,人們如何地料想不到任何災難,分秒之間生死兩別離。報導說,調查顯示這次事件已經在開始改變美國人的人生觀,人們不會再漠視社會上的邪惡行爲,因爲從這次災難的根源和深廣影響看出,邪惡和善良同出自人心,維護這個大「家」人人有責,否則若真有巨難當頭,人人難逃。 也許你也從新聞中看到了,這次意外觸動了出乎意料多的人心,全球許多國家(無論曾是美國的盟友還是宿敵)的人們都在自發默哀,並表示站在無辜受害者一邊,要和邪惡恐怖鬥爭到底。電視上不斷有各國衆多民衆自發聚集哀悼的鏡頭,他們中很多人在哭。在災難中,很多人都深深感受到人心善良的一面被激發出來了,人們發現自己本就該和這種恐怖行徑勢不兩立,從人性的根源上制止惡的一面,制止對生命任何形式的漠視和傷害。因爲如果任其滋長,最終它隨時可以襲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無辜生命包括自己。事實就擺在眼前,這決不是一個虛幻不現實的想法。 但是我也看到有些人的幸災樂禍,這是很讓人痛心的。就象網上有人對幸災樂禍者的譴責:「當看到別人爲無辜親人痛哭時,你們怎麼笑得出來、怎麼還能希望死得越多越好?怎麼還能和恐怖主義者一同欣喜若狂?」 看着那些在廢墟邊上徘徊不去,還在期待自己失蹤的親人好友從煙塵中走出來的人們,我從心底只想對我的親人朋友深深道一句:「我愛你們。」讓我們一起,更珍惜、善待我們擁有的一切,「珍惜生命」真的不是一句口號而已…… 曉凌 於 華府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