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教育是中國最大的失敗
與一般的投資比較,國民教育有特殊之處。首先,它有不可改變的先期投入,後期收穫的「滯後性」。其次,教育投資回收週期長,教育成效一般要十五年以上時間才可以逐漸顯示出來。最後,教育在某種意義上具有「公共商品」的特徵,即民衆教育成功的好處和失敗的害處都會擴散到他人和社會上去。從經濟學角度,私有資本缺乏對「公共商品」的投資熱情,政府爲了社會的整體利益,必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碼程度的普及國民教育責任。 由於這些特點,世界各國的各級政府,無不把教育放在政府開支的重要地位上。可以這樣說,二戰後西方發達國家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無不建立在不斷提高的整體國民素質上。 日本二戰後從廢墟上快速發展成經濟強國,原因就在於它當時擁有的高素質科技和管理人才。資料表明,日本在一九一零年就已經達到邊遠鄉村教育普及的水平,當時的工廠企業管理人員中擁有本科學位的就已經達到47%。一九八八年中國的工廠企業管理人員中,真正擁有本科學位的有百分之幾十?顯然,除了中國清末年間的戰爭賠款給了日本發展教育的財力外,日本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更值得我們深思。比如,它們爲什麼沒有將這筆巨大的額外收入用於同樣重要的水利、交通、軍事或別的政府消費性開支方面? 不難想象,從一九一零年就開始接受良好教育的日本青少年,到了一九三零-一九四五年中年時,正好成爲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的科技人員和具有現代企業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員。日本以彈丸小國之地和貧乏的自然資源,其工礦企業卻能夠高效地大批量地製造出先進的武器,打一場橫掃西伯利亞、中國大陸半壁江山、東南亞褚國,和在太平洋島嶼、海洋、天空戰場與美國一決雌雄,其國內企業中科技和管理人才儲備量之充沛、素質質量之高,可以想見。 至於以美國爲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教育投入對二戰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作用已經被其在高新科技領域的發展成就所證明。 文盲大國要拖到何時? 在任何公開場合,中國政府和官員們都強調他們對教育是重視的。然而,這種重視更多地僅表現在口頭上。政府是否重視教育,從結果上可以看出來。據一九八二年的普查資料,我國人口中12歲以上人口中有2.35億人屬於文盲或半文盲;一九八八年估計爲2.5億。時至今日,中國政府依然坦承中國目前還有兩億多文盲,具體數字要到二零零零年的全國人口普查才能確定。 這些數字暴露出一些實質性問題。正是由於建國後教育政策的失誤,導致八十年代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依然爲文盲或半文盲。這裏固然有人口增長、經濟落後、財政緊張等因素,但政府一九四九-一九七七年間教育政策嚴重失誤已是不爭事實。這是建國後,在繼承解放前文盲的情況下,政府不但不重視教育,反而貶低知識、不斷打擊迫害知識分子的惡果。 窮國的驚人奢侈 中國是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在教育財政投入上,人們不應該過分要求。然而,令人吃驚、氣憤、失望和絕望的,卻是各級政府官員奢糜享樂,揮霍開支。看看那些豪華的樓堂館所、高級飯店吧,它們基本建設花費的是國家的錢,再由國家官員拿公家的錢去消費。陳希同的一棟樓到底花費了多少「希望工程」孩子的錢?陳希同判刑了,豪華到廁所都鑲金的那棟樓怎麼辦?該不會是收回後又由別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繼續享受吧? 一邊是國家在財政極其緊張的情況,投資建設北京鐵路西客站,另一邊卻是負責工程的政府官員勾結建築商,趁機中飽私囊,搜刮民財。記得一位搞工程建築的朋友淡淡地說了一句:「修條路,該鋪5釐米的柏油路面,給你鋪4釐米,軋道機一壓,你能看出來嗎?可幾十、上百公里下來,就『落』下多少萬釐米」,我爲之語塞。 早在一九九三年,記者就報道了國內公款吃喝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一千億元。如今,再加上卡拉OK、桑拿、按摩,這個數字不知又創什麼新紀錄了。 所以,要說國家窮,財政沒錢辦教育,恐怕政府官員自己都不信,因爲他們最清楚錢花到哪裏去了。(待續)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