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上樑不正下樑歪:兩會代表憂慮江氏「以德治國」淪爲人治
【人民報消息】大陸近年一直提倡要依法治國,但在今年兩會上,國家主席江澤民突然又提出要「以德治國」,引來與會的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議論紛紛,有些法學家則擔心,如果處理不好「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的關係,中國又有可能走回「人治」的老路。

東方日報12日報道,「以德治國」在今年兩會上成爲新的焦點話題,是因爲近日江澤民在出席人大及政協的分組會議上多次提到,除了要依法治國外,還要「以德治國」,特別在官員中間要推行「以德治國」。

政協無黨派組一位委員日前引用一道數學題來說明目前大陸官場已無「官德」可言。他說,以前老師考小學生,問樹上有五隻鳥,打下一隻,還有多少,正統的答案還有四隻,後來考小學生腦袋「急轉彎」,答案變成是「○」,因爲另四隻鳥都飛走了,現在這條數學題應用在官場腐敗上,則答案變成了「五」,意指法辦了一個貪官,補進來的仍是一個貪官,現在民衆都將這種現象稱爲:官場腐敗、前仆後繼,意味僅靠「嚴懲」已不起作用,確有必要在官場中推廣官德。

但當今的官很難有「官德」,因爲若最高統治者不是仁德之君,下面的清官必然要遭免職,而貪官卻職務越來越高。這從貪官賈慶林坐在主席臺上和因不肯替江澤民替罪而丟官的前司法部長高昌禮,還有總理朱鎔基被推到前臺遭民衆罵之事可以看得非常明了:「上樑不正下樑歪」。

政協委員、蘇州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海坤表示,過去官場提倡德治,後來被批評爲其實只是人治,中國在過去十幾年的現代化進程中,正是努力揚棄人治,而確立法治,因此現時在大力提倡法治的同時,如何處理好和德治的關係便非常重要,因如果把握得不好,德治可能又會淪爲人治。他表示,反官場腐敗,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才是最根本的。

江澤民奢談什麼「以德治國」不過是在掩蓋自己獨裁又無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新民晚報》借古諷江大快人心 2001/3/12 (11,266次)
兩會:江澤民的「德治」遭代表抵制 2001/3/12 (11,237次)
與人大同步:新民晚報發表「謹防「江郎」德盡」和江澤民叫板? 2001/3/5 (13,883次)
小人得志:論老江「德治」 2001/3/3 (10,995次)
江澤民談「德治」:流氓講情操不堪入耳 2001/3/3 (11,236次)
江澤民「德治」時代:中國到處是冤死的白骨 2001/3/1 (11,590次)
什麼世道━━進入天安門廣場的「通行證」 2001/2/27 (14,381次)
創造「德治」歷史:癩蛤蟆在人中找不到祖宗 2001/2/26 (14,434次)
江澤民以刑戮爲德治:屋子裏滿是陰森森的刑具 2001/2/26 (13,24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