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多維社記者孫國運報導/巴黎《國際先驅論壇報》11日發表的評論文章說,中國要鞏固過去十年來取得的進步,就需要相當大幅度修改對外政策。

由斯坦□大學亞太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奧可森寶(MichelOksenberg)和加州大學全球衝突研究所所長謝克(SusanShirk)合寫的評論說,當江澤民1989年上臺的時候,北京想在六四天安門悲劇之後同美國穩定關係,保證香港順利迴歸,促進臺灣同中國大陸統一,擴大中國參與國際經濟,改善同日本、俄羅斯。南北韓、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創造亞洲和平環境。

在某些方面,中國取得了進步。評論認爲,北京的策略在多數領域都是適得其反。在關鍵的外交關係中,中國的好戰言詞不僅沒有嚇倒別人,反而導致敵意增加。臺灣同大陸更加疏遠。中美關係更加脆弱,日本把中國看成是潛在的安全威脅,中國最親密的戰略夥伴是不可靠、貧弱的俄羅斯。

評論指出,更重要的是,整個地區都已經進入武器競爭,參加者都將付出巨大代價,但沒有贏家。中國要鞏固過去十年來取得的進步,就需要相當大幅度修改對外政策。

評論說,大幅度轉變對於安全問題的作法,考慮鄰國的利益,將不再把臺灣、日本、南北韓和東南亞國家趕到美國方面。

評論認爲,假如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告訴美國總統克林頓說他不在乎美國是否發展、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可以想像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他繼續說,「我們相信那一系統不起作用;你願意就浪費你的錢去吧。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會增加洲際導彈,也不改進現有的系統。我們對於不能取勝的核武器競爭沒有興趣加入。我們將集中力量發展現代化的常規武器。」

評論指出,在臺灣問題上,中國大陸停止增加部署針對臺灣的導彈和導彈發射架將會得到臺北對應的反應。北京可以在停止部署導彈的同時邀請臺北訪問,開始認真討論武器控制措施,雙方可以避免危險的武器競爭,無條件恢復談判。

評論說,北京可以緩和反對臺灣加入國際組織,甚至可以支持臺灣作爲中國代表團的一部分加入聯合國。新建立的「中國」實體佔據聯合國安理會的位置。北京最近宣佈「一箇中國」不一定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接近上述模式。

中國對於日本的姿態也不應當是短視和負面的。加入北京支持東京成爲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同意與美國進行三邊安全會談,停止抨擊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之前的紀錄,承認美日軍事聯盟條約,那就將是另外一種情形。

北京似乎也有新思維,但由於國內政治因素,軍方壓力,國家發展願望和擔心美國與臺灣利用非好戰的北京,這些因素都促使北京放棄走上符合中國利益的道路。

但如果不調整策略,中國似乎走進了死衚衕。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前景黯淡,武力衝突的風險增加。

如果江澤民及其同事能夠看到另一道路對於中國的好處,他們也許更有機會進入和平繁榮的二十一世紀。外國領袖應當指出中國目前策略的危害性,改變策略的好處,從而鼓勵北京實現這種策略上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