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江澤民怒氣沖天,南華早報風雲突變
 
林保華
 
2000年11月6日發表
 
【人民報訊】今年六月二十九日香港《南華早報》大老闆、在中國大陸有大量投資的馬來西亞富商郭鶴年以「讀者」名義寫信,痛斥該報副總編輯兼中國版編輯林和立一篇評論江澤民會見包括郭鶴年在內香港三十位頂級富豪,要他們支持特首董建華的文章。然而問題還不光這一篇,郭鶴年還指責該報經常將「愛國主義」視爲錯誤和邪惡,這當然涉及到編輯方針了。接着還有七大富豪聲援郭鶴年。既然大老闆親自出面了,聲勢還如此之大,如果該報的編輯方針不改變的話,「開刀」自然是遲早的事了。

果然,十一月三日的香港《蘋果日報》刊出林和立被削職的消息,總編輯紀德理(洋人)在二日中午口頭通知林,他的中國板編輯職務被來自大陸的王姓編輯所取代。但是因爲還沒有書面的文件,所以林和立本人不願意對事件發表意見。由於林和立的國際聲望,事件引起國內外的關注。

十一月三日傍晚,《南華早報》管理層正式發出內部通告,在十一月二十日將由王向偉取代林和立的中國版編輯職務。爲此任職了十二年的林和立致電居然跑去廣州的紀德理,提出口頭辭職,並發表聲明,指出管理層的決定「不合理及令人困擾」,事件最終會損害到香港的新聞自由。

除了《亞洲華爾街日報》面向亞洲外,香港本地原有兩家英文報章,即澳洲國際報業大王梅鐸的《南華早報》和星島集團胡仙的《虎報》。《南華早報》賺錢,後者則因爲連年虧蝕而要作假帳騙取廣告而惹上官非,到去年胡仙終於把整個報業集團賣掉,《虎報》也已經改名爲《香港網絡郵報HongKong imail》。

一九九三年九月,郭鶴年從梅鐸手中購入《南華早報》,由於該報對中在香港主流社會起着輿論主導的作用,並有廣泛國際影響,因此這項收購事件被視爲北京要控制香港輿論的動作。爲了填補輿論轉向後的真空,英文的《東快訊》應聲而出。但是《南華早報》也不敢有大動作,一怕影響銷路,二是輿論看得很緊。例如王向偉離開北京的英文《中國日報》到《南華早報》來,媒體就有廣泛的報導和猜測。由於編輯方針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東快訊》難以搶到讀者,所以沒有幾年就因爲虧損太多而收檔了。

在香港主權轉移前,《南華早報》解僱了方南理(Larry Feign),他是該報黃莉莉漫畫專欄的作者,以尖刻挖苦著稱而成爲「麻煩製造者」,導致解職的原因據說是有挖苦李鵬和從死囚身上挖出器官出售的兩幅漫畫得罪了北京當局。但是這件事也引起了輿論廣泛的批評。

這次林和立觸犯了江澤民,其「罪行」自然比方南理更重,所以要由大老闆親自出手了。當然,事情也不能做得太赤裸裸。在「讀者」來信後還有若干時候的「觀察期」,看林和立是否「幡然悔悟」。

但是林和立不但同「讀者」老闆展開論戰,而且在夏天中共的北戴會議和秋天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以後,林和立又有一系列的內幕報導和評論,特別是敏感的人事問題,被中外報章所廣泛轉載,勢必引起北京的更大不滿。直接導火線應該是十月底那篇有關江澤民在十五屆五中全會受挫,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沒有同他保持一致,只有李嵐清一人附議,曾慶紅因而沒有遞補上政治局委員的文章。這對江澤民的威信是重大的打擊。江澤民十月二十七日光火怒罵香港記者與此有關。在這以前。中共喉舌就指責《南華早報》「出位」,出什麼位呢?當然就是越出了中共所能容忍的範圍。

就算北京沒有直接下令,《南華早報》的郭氏家族也知道該怎樣做來協助平息江澤民的怒氣了。當然,作爲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也知道如何做得圓滑一些避免「震動」。所以對林和立還沒有采取立刻炒魷魚的手段,而是架空,也就是保留他的副總編輯職務,但是他的中國版編輯職務則交給了已經等候五年多的王向偉。該報的一位副總編輯承認這是經過了長期的準備。

這件事當然也不能孤立的看,這以前親共人士對香港電臺的圍攻,中共出資收購一些媒體,以及特區政府一再想出控制香港媒體的花招,都說明北京要控制香港媒體的苦心。其實何止香港媒體,臺灣和全世界的媒體它都想控制,有些已經就範而爲這個一黨專政的法西斯政權唱讚歌了。
(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2,35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