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世界日報11月1日報道,$$%沒什麼不能沒錢,有什麼不能有病$$%。這句話流露出老百姓對醫療及藥品價格長期的$$%無奈$$%。藥價問題一直是大衆關注的熱門話題,據大陸物價局近期的統計,在大陸平均物價連續22個月下降的過程中,藥品是僅有的幾種零售價格不降反升的物品之一,且漲價幅度相當高。

藥價是怎麼漲上去的?

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醫藥業的發展也相當快。大陸製藥企業從70年代中期的100多家增至現在的1500多家,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產品供大於求,這就使得醫藥產銷間的結構矛盾充分暴露出來,藥廠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然而互相競爭的結果卻是藥價一路飆升。1990年以後,政府對藥品的審批控制十分嚴格,從產品報批到價格審定,從銷售方式到藥廠生產,所有環節都由政府主管部門嚴格統一規範,這一時期醫療費用上漲還不算離譜。1990年以後,政府將審批權下放到各省市,從此各企業只要動腦筋、找路子、想辦法就能搞到批文,藥品價格越提越高。等到政府發現藥價失控,收回審批權限時,藥價已失去控制。

國務院有關部門已經召開了糾正醫藥購銷中不正之風的電話會議,提出了專項治理的階段性要求:清理整頓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規範醫藥價格行爲。

可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卻說,醫療藥品市場具有特殊性,生產過程比較複雜,技術性較強,物價部門很難確切掌握各類藥品的真實費用消耗,對藥品的報批價格不能實施有效監控,企業有機會將廣告宣傳費等計入成本,使藥品名義成本高於真實成本,形成產品銷售的讓利空間。

從理論上講,在醫療藥品市場上,醫生應是消費者的代言人。

但是,在醫療機構補償機制長期不完善的情況下,隨着財政補貼的逐年萎縮、勞務收費水平偏低,迫使醫療機構將其補償重點放在藥品的收入上,醫生們以多開藥及開好藥以增加藥品的差價收入。

醫院及藥品銷售商共『抬』藥價

在一般商品市場,消費者可以根據商品價格、品牌、質量主動選擇商品,還可與供應商討價還價,而在藥品和服務市場,真正的消費者病人,只能通過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第三者醫院來完成藥品消費,由醫生建議和決定服藥品種和數量。一般情況下,病人無法選擇藥品品種、用量,也無法討價還價,只能被動接受。

「先鋒霉素」針劑,商店批發價是2.50元,而醫院處方上是8元。感冒發燒是最常見的多發病,醫院處方竟能開出100多元的感冒藥,所以許多人寧肯自己到藥店買藥也不去醫院看病。

一些醫院往往制定一年的創收指標,並把這些指標分配到各科室,一些醫院把醫生開藥多少作爲一種對醫生的考覈和獎勵標準,並從藥品銷售額中獎勵「提成」,開「大處方」對醫院、科室和自己都有好處,爲了完成指標,醫生只好多開藥且開好藥。

銷售商爲把一種新藥打進醫院派出醫藥代表,掌握醫院裏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工作利害關係,個人檔案,嗜好需求,預備「開發費」,先從實權級的領導入手,打通關節,再千方百計打通醫院藥劑科、藥事委員會、採購、審批等等關鍵人物,利用種種回扣手段:現金回扣、免費旅遊、娛樂摸獎、發票報銷,請客送禮等完成他們的銷售目標。

逐年上升的回扣使得醫藥價格扭曲。而價格扭曲的結果最終轉嫁到病患頭上,使許多人有病不敢進醫院。

三生藥廠率先降價

就在人們還在關注着空調、汽車之類產品的價格大戰時,一場價格革命也已悄然在醫藥行業展開。

要使干擾素像青霉素一樣,讓老百姓用得起。這是最近大陸基因工程製藥骨幹企業─瀋陽三生製藥公司打出的旗號,隨着這一旗號的打出,他們宣佈了該藥廠生產的干擾素大降價的行動。率先將長期居高不下的干擾素產品「因特芬」的價格,由每支100萬、300萬和500萬單位的零售價格,從原來的56.8元、160元和285元降到22元、66元和99元,相當於內地同類產品價格的三分之一,進口產品的五分之一。

醫藥行業的「虛高定價」和「以藥養醫」,成爲醫藥業發展的障礙,「三生」此舉,率先打破了這一僵局。有人稱其爲醫藥行業的第一次「產業風暴」。

三生製藥公司總裁婁丹說了三點理由,一是中國面臨加入WTO,進口藥品的關稅將要從20%逐步降低到6.5%。作爲一個本土企業必須在今後的幾年中儘可能多地佔領醫藥市場。二是隨着城鎮醫療保險體制改革政策的出臺,藥品價格下降是大勢所趨,作爲醫藥生產企業,與其等到政府把價格調下來,不如自己先行一步。三是大陸生物製品市場的特點是生產企業供給相對過剩,表現爲理論需求與實際需求相差過大,有效需求嚴重不足。

至此我們對藥費的高昂有了較清晰的認識,解決藥品回扣及醫療行業出現的其它問題,重新樹立藥廠、藥品銷售商、醫院和醫生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地位和威信,由醫療體制改革下手,才是促使藥價合理化的關鍵所在。(尚雲)
(http://renmin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