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暖内衣保百姓的暖?还是掏百姓的钱!
 
昝爱 宗禹
 
2000年10月5日发表
 
【人民报讯】据千龙网昝爱宗禹报导,秋风秋雨秋煞人,天寒一轮,地寒一层,人呢?也都要围着几度流行的保暖内衣转。事实上,保暖内衣大战已经剑拔弩张,从八月开始,各保暖内衣厂家上演的招商战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国内经济类强势媒体频频出现保暖内衣厂商的招商及品牌形象代言人广告,从中央到各地的电视、报刊,不一而足。品牌形象代言人真是一个比一个牛,明争暗斗,试比谁高。在各家的招商广告中,厂家不忘提醒经销商$$%财源广进$$%的机会再次降临,保暖内衣等于今年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冰山一角,还是金山一座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保暖内衣市场在繁荣其表的同时,隐隐透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悲凉,莫非该市场已经走到你死我活的悬崖边缘?

分析人士通过市场调查已经看到,首先是保暖内衣生产厂家数量“爆棚”。据统计,1998年,全国生产保暖内衣厂家还只有10多家,市场实际销售量300万套。到1999年,生产企业就已经发展到近70家,全国保暖内衣销售量达到750万到800万套,几个主要品牌如俞兆林牌、南极人牌、顺时针牌、赛洋北极绒牌都出现抢购现象。2000年保暖内衣市场中的销量将突破3000万套。大量新品牌进入,销售渠道拥挤,市场将面临着最后一搏,有人预测,搏赢搏输都不是什么好事;其二就是内衣质量鱼龙混珠,泥沙俱下。据来自南京市政府质监局的消息,近期对30家企业生产的30种保暖内衣进行了专项抽查,除了少量名牌质量稳定以外,结果总体质量无法乐观,许多指标都不同程度存在偏差。主要问题首先是保暖率达不到产品所宣称的质量指标。30种被检保暖内衣,保暖率最低为48.4%,高则也仅为61.9%。其次是纤维含量标注不规范,有16种保暖内衣其里料成份不标,有27种面料成份不达标,而根据有关企业明示的纤维含量进行检验,结果有9种不符合明示值,这说明这些企业连自己制订的标准都做不到。其三是缩水率过大。其中不符合企业标准要求的有9种,这些保暖内衣经洗涤后,尺寸、形态等都会走样。有5家企业闭着眼睛瞎生产,至今没有任何企业标准。另外,有15家厂家属$$%空壳企业$$%,一无生产场地,二无生产设备,三无检验手段,平时以定牌外包加工从事经营.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可见保暖内衣的前景不是太乐观。

相映成趣的是上述两大不利点,与保暖内衣厂家的招商广告同时出现在媒体,让行家看足以看出门道,对于外行自然少不了一场热闹。与其说骑在虎背上的大大小小保暖内衣企业,其实最担心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浮在水面上的小问题,而更可怕的冰山还在后面。

三大卖点,玩尽概念

据保暖内衣业界人士介绍,由于国家对保暖内衣没有明确的规定,保暖内衣市场各司的企业标准相当混乱,为了争夺市场各厂家各有说法:有的说是$$%阴离子纤维、丝普纶纤维$$%,有的讲是$$%超保暖纤维$$%,有的暗示是$$%超保暖棉+莱卡$$%,有的大谈$$%舒普凡纤维远红外纤维$$%,甚至还称为$$%美国原料超细纤维$$%,等等等等,越讲越不清楚什么最可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家说得比一家好。消费者越听越糊涂,越听越觉得一家比一家好。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业内人士将花花绿绿的广告剥皮拔筋,总结出保暖内衣的三大被称为$$%卖点$$%的概念。

他们首先将各类保暖内衣进行了分类。第一类内衣既保暖又透气,有相当的保暖功能,其真正的保暖材料就是有一层$$%隔层膜$$%,尽管无毒无害,但令消费者感觉是格格不入,有异物感。其实这种$$%隔层膜$$%,即一种新型的塑料薄膜材料,成本特别低廉,科技含量并不大,比起昂贵的保暖内衣价格来就是暴利,去年因为许多企业都使用这一高招,又因相互掠夺暴利不均而互相诋毁,导致薄膜成了害群之马,所以今年大多数企业已经不使用该薄膜。但是可以说薄膜确实很保暖,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就是太简单了,谁比谁傻,蒙人只有一次;第二类内衣原料考究,纯棉,不分层不起球穿着舒适,概念是$$%喷胶棉$$%,穿着时过于闷热,舒适度极差;第三类内衣材料更高档,概念就是什么什么超薄又超保暖,事实上是根本不具防寒功效,纯属瞎炒保暖概念,蒙一把是一把。

互相攻击,不遗余力

自去年以来,几家榜上有名的企业早按捺不住内心的妒火,明里暗地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商战。首先是保暖内衣的龙头老大“俞兆林”,悄悄笑纳重庆经销商的馈赠,拥有了最大对手“南极人”的商标独享权,但是引而不发,暗示对手做事不要过份,否则公司随时有权用法律手段进行质疑,到时“南极人”保暖内衣就会被拥有“南极”内衣类商标的“俞兆林”打击,同是保暖内衣,只有已经注册的南极才可以叫$$%南极$$%,于之相近的南极人自然不会通过,怎么能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呢?如不正视这个问题而我行我素,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自然有追究的依据和理由。

相反,座次排在“俞兆林”后面的众保暖内衣企业,却是登基心切,为分一杯甜羹,纷纷不惜代价,不分场合,重拳点击俞兆林的死穴—“隔层膜”。“南极人”公然在产品发布中宣称:“7月25日,上海南极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杜邦纤维(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贵都国际大饭店举办了$$%杜邦莱卡、上海南极人《品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合作又方基于对“棉+莱”作为时尚的流行及“南极人”和“莱卡”代表现代生活理念的认识,签定了品牌间的合作协议。上海南极人公司隆重推出2000“棉+莱卡版”健康保暖内衣。新品“南极人健康保暖内衣”除特有的“棉+莱卡”面料外,还创新了七层保暖结构,多重功能纤维组合发挥,层层导湿、蓄热,更有效抵御严寒入侵;高分子材料复合工艺,摈弃胶水粘合,高科技弹性保暖体取代薄膜隔温,维护人体生态,完全健康品质;远红外涂层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保暖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该企业为打翻第一品牌,甚至不惜大肆作秀,抬出公共原材料供应商--美国杜邦公司的大名,以壮声威。明眼人一年看就知道此文是做给谁看的。

至于排在第三梯队的各中保暖内衣生产厂商,更是看得为之摩拳擦掌,既然产品的原料随处可购,生产工艺也不太复杂,何不趋此大好时机大捞一把。于是纷纷调转船头,加入到保暖内衣的商战大军中来。

今冬闪亮登场的品牌,多属这类企业,外加工企业居多,有的甚至还是上市公司。他们打的主意是捞一把便开溜,决不恋战。

经销商眼里,高处不胜热

这场保暖内衣大战,如果厂商只是四处点燃了火,那么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便是助长大火的一股股热浪。

有一个厂商介绍,近三年来,第一批经营保暖内衣的经销商没有一个是赔钱的,有的大经销商纯利收入早过千万元大关,这在内衣市场一片不景气中,绝对是难得的机会。在消费水平极低的某内陆省,一家国营公司去年也因经营某品牌,创税收近百万元。这是口碑效应,给本来就有些神秘的保暖内衣笼上了一层金面纱,引来大批的跟风炒作者,他们认定今冬明春保暖余热尚存,于是在厂商无条件退货的刺激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保暖内衣分销大军中来。据调查,这只队伍中至少有20%以前酝酿不是做服装生意的,他们像炒股一样盲目地投入了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资金。

看谁笑到最后?

2000年,对热于淡季玩各种概念的企业的确心里没底,但都想搏一把。今年冬天大家的目光都盯在保暖这个概念上。保暖内衣有没有泡沫,泡沫有多少,预伏了多大的市场危机,现在评述,冒然下结论为时还早,但从业内传来的蛛丝马迹来看,有二点可以肯定:一是有些厂商和已经套牢的经销商正坐在一座冒烟的活火山上,任何震荡,都会引发一场冲天的火山爆发;而引起震荡的原动力,不必是千吨级的炸弹可能只是某个消费者的一声咳嗽,一个投诉;二是不少厂家的脚下都有一桶不多不少的火药,只要有一方有意借南极商标之争及一层$$%隔层膜$$%发难,借助媒体攻击,便可引出一场诉讼,或者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未来是喜是悲,现在真说不好,但可以恭候新情况出现。

最近,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通知下属,凡是保暖内衣的客户一律不接了,原因很简单,保暖内衣的广告宣传方式已被广告人收罗得几乎是到了下角料的地步,谁还玩出什么新玩意,谁真是就是保暖内衣的救世主。于是,现在只能期待着是否有奇迹出现。(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气:10,28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