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時事 | 首頁 › 文章: |
從教育看腐敗
一位廣東某市的朋友最近告訴我,現在的小學校裏,老師公開向學生要東西、要生日禮物。比如,老師要是身體不舒服或生點病之類,就會向班上小同學說,於是第二天,學生們都從家裏拿來各種藥品,孝敬老師。等到老師過生日,又會受到全班每一個學生送來的貴重不一的禮物。要是老師感到某一種禮物太多了,她(他)也會在班上告訴小學生們說,我現在某一種東西已經很多了,同學們不用再送我這種禮物了。這樣的故事,五、六年前在京城曾聽說過,如今似乎到處都是,已經不新鮮了。 這個朋友的女兒只有七、八歲,每天就是在這種人際環境裏薰染,需要捕捉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風,看老師有什麼要求,是否喜歡,猜測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然後回家告訴父母,老師今天說什麼了,老師需要什麼,要父母趕緊去買,明天要帶到學校去呢。 我問:要是不理睬呢?朋友說那孩子可就要在班上吃苦了。老師會對她沒有好氣,譏刺打擊,而且沒有好分數,經常找茬當衆批評,孩子精神上受不了。要是送的東西不高級,孩子心裏就會感到自卑,覺得拿不出手。一是比不上別的孩子送的禮物,一是看不到老師的笑臉。 試想,七、八歲的孩子,心靈一片潔白,卻過早被這種惡劣社會習氣薰染,學會捕捉他人話語、眼風,小小年紀學會送禮迎合,學會使用正直之外的討好討巧心思,這種世故之心會發展成爲一種獨特的聰明,這種聰明或者將來轉化爲一種特殊的狡猾,發展爲將來的拉攏、賄賂、逢迎拍馬等手段和機巧,以符合「適者生存」原則,在腐敗社會的污泥濁水裏浮游、湧動,這樣的中國社會,將來有望麼? 整個社會的腐敗,不僅已經從老年、成年到青年,而且已經發展到對下一代兒童心靈的全面污染和敗壞。整個社會肌體已經充滿腐敗細胞。「改革」二十年來歌功頌德的各色匠人們,可曾睜開眼看一看這副社會全面腐敗圖麼?可曾看到兒童的心靈處於怎樣一種腐敗社會習氣浸染之中麼? 少年是社會的未來。三十年一代人。在這樣腐敗社會空氣里長大的男男女女,會是火紅的太陽呢,還是黑色的太陽? 中學招生,按照現在京城的行情,如果考試成績低於分數線,想進較好的中學需交六萬元做贊助費,次一級中學,也要三萬元。 如今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子女,雖然不一定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成鳳,卻絕對不願意自己的子女渾渾噩噩浪費大好年華,特別是面臨當前中國數千萬人失業這種嚴峻情勢壓迫,家長們就怕五、六年後這種命運就落在自己的子女頭上,自然竭盡全力爲子女提供更好的條件去學習,以爭取將來能有更好的命運,至少有一個牢靠的飯碗。這種獅子大張口的勒索,藉助教書育人之名,是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 六萬元,對於一個普通工薪家庭,是天文數字。以筆者數年前每月工資五百元(包括各種所謂補助)計算,六萬元需整整十年一分錢不花,不吃不穿不住,閉谷加穴居,成爲京郊周口店新猿人,才能夠有此鉅額積蓄。如果花一半、攢一半,則需二十年積蓄;如果花三分之二,則需攢三十年之久。這就意味着,到退休後,需將一生心血之全部積蓄拿出來,交給那個學校,孩子才能有書讀。 這一計算,不僅爲當代人真實理解這種荒誕社會狀態所需要,而且爲將來的社會學者、歷史學者真實了解今日中國社會所需要。我以爲,歷史研究和社會研究,需要在豐富的史料基礎上,建立起一種對於歷史和社會的真實感知。這種計算,會使後代對一些具體數字特別是貨幣,產生真實感知。這樣,對於他們洞悉當代中國的勒索、賄賂和腐敗,有較爲真切的社會感知,從而爲他們的歷史和社會研究提供一種活性。正如今天我們讀古代歷史典籍,由於對某些數字,比如捐稅或地畝制度,貨物交換等值問題,老翁一車炭與市上一斗米,織女一尺帛與宮中一束花,究系何等換算,缺乏真實感知,也就難以體會唐代詩人白居易詩中的正氣和憤慨,難以理解中唐社會的腐敗和民生的塗炭。 中學考大學,又是一關。孩子緊張,父母比孩子更緊張,每年參加高考的數百萬學生,又成爲教育界、商業界、出版界勾結一氣的賺錢對象,圍繞學生高考,出現各種高利潤生意,成爲當前中國最賺錢的買賣。 教育局、學校教師與出版商結合一體,抄抄寫寫,編造各種各樣所謂「輔導材料」,一套又一套,大量印刷,定價昂貴,通過各學校教師向學生推銷,每推銷一套就提取高額回扣。這種買賣,很有些強買強賣意味。學生爲了升學,家長爲了孩子,自然不能吝惜錢財,只好一套又一套往家買。這樣,教師們成了變相的商人。教師們還舉辦各種各樣的所謂補習班賺錢,額外收費入私囊。這種現象的嚴重性,使得某些省份不得不將這種行爲定爲貪污行爲(例如江蘇省教育廳就曾發佈這樣的文件)。 商人、工廠、商店結合一體,生產各種各樣的所謂「營養品」,諸如補腦、增智、強化記憶力等等藥品和飲料,通過各種誇張其辭的廣告,向學生和家長兜售。還有什麼「吸氧」車,也成爲一門好生意,甚至一些酒店也趁高考之機大兜生意,招徠考生。 從小學到中學,通過形形色色的怪現狀,人們不難看到中國當代教育界的真實圖景,也不難看到孩子們成爲備受盤剝、榨取的對象,教師們的角色已經向牟利圖錢的商人角色轉化,學校成爲這種牟利賺錢的商業場所,教育界已經帶有很強的商業性質。這種怪現狀,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也是西方歷史上從來沒有的。我有時不免想這樣一個問題:同時代的人,是否由於久聞惡臭而不覺其臭,對自己生活的這個社會已經喪失敏銳感和批判性?將來後代的歷史家和學者們,會如何評價我們現在生活的這樣一個極度腐敗和墮落的社會?轉自(民主中國)(http://renminbao.com)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